引言:
采血是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在采血时,有时还需要采用特定类型的采血管,例如紫管。紫管可以用于检测激素、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生化指标。本文将介绍紫管的操作流程,帮助医护人员了解如何正确地采集紫管血样。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医护人员需要确保准备充分。准备工作包括洗手、戴手套,检查采血器具是否准备就绪,检查患者的病历,确认采血部位等。同时,应将紫管搬运至采血现场,使其保持在常温下。
二、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
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紫管血样采集位置为“静脉返流量较大的前臂静脉”,即患者的前臂内侧。在选择采血部位时,还需检查采血部位的皮肤是否干燥、洁净和完好无损。
三、采血器具消毒
在收集紫管血样之前,需要对采血器具进行消毒处理。由于紫管采血过程中需抽取较大量的血液,因此一般选择大角度针头以方便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四、采血过程
(1)绷紧患者的采血部位,以便于静脉充盈,用酒精棉球或碘酒棉球消毒采血部位。
(2)选择一根适合的针头,打开包装并将针头插入采血器。
(3)在紫管中添加适量的抗凝剂,使采集的血液稳定,不致于凝固。
(4)将针头插到采血部位的皮下组织中,然后慢慢地将其深度加深,进入静脉。当血液成功进入管道后,应该看到管内的血样快速流动。
(5)一旦获得足够的血液样品, 记得将采血位贴上消毒创可贴。
五、采血后处理
采集完血液后,将紫管适当时间放置,使血样中的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然后轻轻摇晃并放在一侧,等到血液凝固后,可放在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进行血清分离并保持冷藏离心后的血清进行检测。
六、注意事项
采集紫管血液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安全,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采集完毕后,要严格遵守医疗废品处置规定,以免污染环境和带来不良危害。
结论:
正确操作紫管采血,使得采集到的血样更加精确,增强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在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认真了解紫管采血的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确保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