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采血过程中,医生或护士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采血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采血管,其中紫管和普通采血管是最常用的两种。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一、紫管与普通采血管的区别
1. 颜色不同
紫管的外观是紫色的,而普通采血管的外观则是红色或者灰色。
2. 内壁涂层不同
紫管的内壁涂层是EDTA盐,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以便于分离白细胞和红细胞;而普通采血管的内壁涂层是肝素或者其它抗凝剂。
3. 采血量不同
紫管一般用于采集全血或者血液样本,体积为2ml或者5ml。而普通采血管则根据不同的需求,采集的样本量可以有1ml、3ml、5ml、7ml等。
4. 适用范围不同
紫管采血适用于检测血清学、免疫学、生化学检测,如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肝功能、电解质等;普通采血管则可以用于血型、血糖、血常规、血脂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5. 保存时间不同
由于紫管的内壁涂层为EDTA盐,可防止血液凝固,故采血后的样本可保存时间更久,一般为24小时内离心分离,3天内分离,但多次冻融后会影响一些指标的检测结果;而普通采血管则需要采集后尽快离心分离,保存时间相对较短。
二、使用建议
1. 针头的选择
由于紫管采血管的内径小于普通采血管,且内壁涂层为EDTA盐,对于不太顺畅的血管,需要选择较细的针头进行采血,否则会影响血液流动。
2. 采血过程
针头进入血管后,紫管的采血停止后要立即松开采血管与针头的连接,然后慢慢拔出针头,这样可以避免EDTA盐和血液混合的机会,保持样本的纯度。
3. 分离方法
在使用紫管采集血样后,需要及时加入EDTA盐,轻轻倒置数次使其均匀混合,然后立即送到实验室分离离心。分离时离心需注意转速和离心时间,这些会对样本离心分离的效果产生影响。
三、注意事项
1. 采血前准备
在进行采血前,需要先清洁采血点,准备好刺破点;尤其对于紫管采血时,应该尽量避免受到污染,因为紫管的样本受到污染后,就不能再用于检测。如果需要重新采集样本,应该更换一根新的紫管。
2. 采血点的选择
在选择采血点时,要避免静脉炎、萎缩、硬化等情况,以免影响血液采集的质量,并且避免影响患者的采血体验。
3. 采血时注意卫生
在进行采血前,要确保采血器材的卫生,以免引入污染物导致感染。
四、紫管采血的优势
相比普通采血管,紫管采血具有以下优势:
1. 采血样品的质量更佳
由于紫管的内壁涂层为EDTA盐,钙离子被螯合后,血液可以较好地保持液态,从而保证采血样品的质量,有利于后续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2. 保存时间更久
由于EDTA盐的作用,使得采血样品的凝血时间较长,保存时间得到了保证。
3. 对于一些样本的检测有优势
例如白细胞计数、血常规、血型鉴定、DNA采样等研究,EDTA盐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结论
在采血过程中,紫管采血管与普通采血管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使用紫管采血管时,需要注意前期的准备工作和采血过程中的细节操作,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纯度。紫管采血管由于其独特的内壁涂层,对于一些检测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对于一些特殊性质的血液检测建议使用紫管采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