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是临床诊断和监测的重要环节,而真空采血管被广泛应用于采集血液样本。采血后,正确的分离和保存血液样本对确保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血液样本的分离和保存规范,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旦完成采血,应立即将真空采血管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以分离血浆或血清。血浆和血清中的成分需要与红细胞分离开来,以避免干扰实验结果。离心速度一般为3000-4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10-15分钟。
分离后的血浆和血清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内,防止其变质。避免存放在常温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变化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存放温度过高会导致血浆或血清中的酶活性增加,从而引起样本中的化学分析结果偏高。
血浆和血清的保存时间应根据各种检测项目的要求进行确定。一般来说,血浆的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血清的保存时间可多至48小时。超过指定时间后,血浆或血清的质量会逐渐下降,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血浆或血清,可以将其冻存。在冻存前,应使用特定的冻存管并严格遵守冻存规程。常见的冻存温度为-20摄氏度或-80摄氏度,不同项目的要求有所不同。在冻存过程中,应避免反复冻融,以免造成血浆或血清中的成分损失。
冻存样本在使用前应完全解冻。解冻时应避免使用高温和直接阳光照射,以防止样本中的成分发生变化。解冻后的样本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放置。冻存过的样本可能会发生某些成分的降解,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正确理解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血液样本的分离和保存规范对于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采血后及时分离血浆或血清,并在指定的温度和时间内保存,并严格按照冻存规程进行冻存和解冻样本,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血液样本的分离和保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