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医院或诊所进行血液检测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生或护士使用不同颜色的血管来采集血液。如果我们需要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或铁水平,医生通常会使用紫色血管来取样。那么,使用紫色血管采集血液样本是否会影响血液化验的结果呢?本文将探讨此问题。
1、紫管血液采集的基本原理
紫色血管是专门用于采集含EDTA的血液标本的设备。EDTA是一种抗凝剂,可抑制血液在采集后凝结和变质。当血液位于紫色管中时,EDTA与血液中的钙结合,从而避免了血液凝固。因此,紫色管标本仍然保持液态状态,并可在化验时准确地测量其化学成分。
2、紫管血液采集的应用范围
由于EDTA的抗凝性质,紫管血液采集适用于需要对血液进行全面检查的情况,如血象分析和血糖、红白细胞计数等常规化验。它还可用于检测铁、铜、铅、镁、锌等多种金属元素的水平,以及某些肿瘤相关标志物的水平。
3、紫管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
虽然紫管血液采集对于血液化验是非常重要的,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确保血管中的EDTA浓度正确;
(3)确保血管不受到暴力撞击或强烈震动,否则可能影响某些化学成分的测量值;
(4)必须遵守采血标本的保存和储存规定。
4、紫管血液采集对化验结果的影响
使用紫色血管进行采血不会对大多数血液化验结果产生显着影响。但对于某些化学物质的测量值,如钙和镁等离子体成分,采取紫色管的血样可能会导致低测量值。这是由于EDTA与这些离子结合,减少了它们的浓度。因此,在检查这些化学物质浓度时,应该使用其他类型的血管。
5、一个小技巧
如果您需要检测血液中的镁水平,并且只能使用紫色血管进行采血,有一个小技巧可以避免结果出现误差。在紫色血管前先采集另一个颜色的血管,如红色或黄色,将其放置在紫色管中并进行混合,这可以使EDTA的作用得到解除,从而避免了钙或镁浓度的低估。
结论:
在血液化验中,紫色血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血液采集设备,适用于许多需要应用EDTA的化验项目。在必要时,为了消除EDTA的影响,应考虑使用其他类型的血管。在进行血液采集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血样采集的质量和可靠性。